制渔船,不但防护力基本为零,机动能力更是差的可怜。
假想敌都不需要做太多的战术动作,就把手上数艘千余吨级的军舰横在海面上,就能用舰炮把所谓的千船万帆给顶回去。
因为这些船不止防护弱,支援火力更是不行,无奈之下部队只能将152榴弹炮和122榴弹炮固定在滚装货轮的甲板上,用炮兵在海面上做火力支援,然而海浪颠簸导致船体不稳,炮兵连基本的瞄准都无法做到,因此这种火力支援的准头就可想而知了。
空中接济不上,登陆部队又不可能及时赶来,郑权礼所率领的一千多人能又怎样的结局,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十分惨烈。
正是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总部最后叫停的作战,改以演习震慑为主。
郑权礼难道不知道上级的意图?当然知道!
但他就是觉得握紧的拳头该打出去就要打出去,就算达不到战略目的,小惩大诫也是应该的,总而言之要让假想敌疼,知道怕,不在敢再越雷池一步。
然而上级的考量终究比郑权礼更深,更广,更具战略性,哪怕郑权礼十分懊恼还是否定了他的计划,上级那边压下来,郑权礼无法反驳,但他的情绪却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所在部队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