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任何能够锚定的恒星位置,又谈何导航。
可如今TY—6无人机却在浙东外海尽情撒欢,将白天的光线干扰,恶劣气候视为无物,说明什么?
其配备的天顶星—1型星光导航系统与冷战期间美、苏远程导弹上的同类导航装置技术一致。
事实也的确如此,TY—6无人机所使用的天顶星—1的确与冷战时期美、苏的星光导航系统不相上下,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天顶星—1型星光导航系统的血统高贵的一塌糊涂。
其原型是苏联恒星—5Б星光\\惯导复合制导系统。
说这个突兀的型号或许让人有些懵,但要说这款系统服务的对象那就家喻户晓了,正式苏联时代最后一款洲际导弹,“白杨”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心制导系统。
靠着恒星—5Б星光\\惯导复合制导系统,苏联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在11000公里的射程精度达到了惊人的220米(圆周概率)。
而在数年后,俄罗斯居全国之力,在“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的“白杨”M也没有超过这个精度,原因很简单,解体后的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研制新一代的星光导航系统,只能沿用恒星—5Б星光\\惯导复合制导系统,所以除了增加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