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资料就知道,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不仅如此,一个个的成立的时间少说也有四、五十年,两个要素叠加在一起就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东西准入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且难以迅速变现。
只投入不产出,别说H公司这样的小身板儿了,就是真正的巨头都抗不了,不说别的,英国的罗罗公司就因为三轴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各种拼命砸钱,最后砸到自己破产,无奈被英国政府国有化后才得以重生。
连老牌儿的航发巨头掉进这个大坑里都能给淹死,H公司要是真进去了,还不得立马尸骨无存了。
所以精明的李斯特回到美国就在APU这块改变了主意,不准备让H公司往里钻,不过却想让腾飞厂往里跳。
之所以如此,很简单,那就是让腾飞厂陷入资金上的黑洞,吃不饱,就得找钱,找钱就要对H公司更加依赖,一旦产生依赖,腾飞厂就会沦为H公司的低端外包厂,等时机成熟,H公司强行入股,腾飞厂就会彻底成为自己的旗下一员。
没办法,李斯特自始至终都对腾飞厂留着一手,而这一手一旦出招,必是杀招。
正因为如此,李斯特非但没拒绝庄建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