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宸一面腹诽,一面催促:“我既不是佛,也成不了佛。走快点,少废话!”
将逃犯押回衙门,得了一天假,大睡一场,直睡得天昏地暗,如醉如病。
翌日早起上工,又接手一桩轻省案子,说是小睿王府闹鬼,疑有贼人作乱,衙门派了两拔人马前去,皆无功而返。
之所以称小睿王府,是因为如今的睿王并非睿王府的原主。
原本的睿王是小睿王的亲叔叔,乃陛下的同母胞兄,十七册封睿王,一向恭谦守份,最后却因暗中屯甲养兵,有叛乱之嫌,被小睿王给上告揭发了。
陛下抄了原本的睿王府后,顺水推舟的,将睿王的称号改赐检举有功的侄儿——也就是如今的小睿王,坊间为了好分辨,便将如今坐拥头衔的这位睿王,称之为小睿王。
这位小睿王虽说身份贵重,却是为人轻浮,贪恋美色,整个一派纨绔景象,办事还不牢靠,除了检举有功外,再没有其他建树。
甫听闻闹鬼一事,童玉宸便暗暗猜想,这事八成与小睿王的风流债有关。
案无好案,是他的预料。
一对时后,轮他值守。
府中女眷为了避嫌,全部撤出了主院,只剩下小睿王身边的一位嬷嬷还时常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