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若言心中更是惊讶,忙道:“宗师见谅,上官若没想到宗师也是出身皇城书院。”
说完,她轻声道:“我爷爷他现在在家休养,只是当年伤了根基,难以提升修为。”
“我知道,”宋濂点点头,目中透出一丝缅怀:“当年上官大人为保大军后路,率领麾下三千将士,在望芦坡阵战三天三夜。”
上官若言知道这些事情,只是此时再听,依然心潮涌动。
“当时,我调往上官大人军阵的兵甲就有三万。可回来时,剩下的八百残卒依然衣甲不整,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宋濂说着,脸上显出一丝敬佩之意。
“也是那一战后,赵国安稳了,大楚百姓安生了一甲子。”
“我重回书院后,苦修十余年,成就大儒后,便来了昌宁,这一呆就是一甲子。”
……
似乎谈心很高,宋濂像一个寻常老人一样,念念叨叨,讲述起往事来。
上官若言认真听着。
这是一位儒道前辈的经历,其中很多道理都是她不曾明白的。
便是韩啸,此时也在认真聆听。
儒道在后世已经消亡,这些儒道大家的经历,能让他对儒道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