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外资投资占股25%以上的项目才能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待遇,这就要求我们合资风投的投资在新项目里面的占股需达50%以上,这让创业者很难接受。合资公司模式也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熊晓鸽吐槽的当下这几个法定限制导致IDG资本在早期的投资项目中通常采用“合资企业模式”,即IDG资本合资设立的境内风投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再与创业者注册的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
这种模式之下,退出也是大难题,后来IDG直到2000年才有了在中国市场的第一笔退出,而且不是通过上市,是通过股权转让实现的。
熊晓鸽无奈道:“李董,说老实话,由于刚才提到的种种原因,还有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的合资基金投资成绩并不太好,清算下来,平均年收益可能仅有10%。所以我们第一支合资基金的3年合同期到了以后,我们就计划清算解散了……”
被熊晓鸽这么一吐槽,李晓凡开始庆幸自己的模式了。
当下国内对国外进来的资本进来实行严格管控,但是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等实体产业。
李晓凡之前让老同学吴秀丽送了一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