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的研究经费是怎么解决的。”
“他们是有特别的经费开支渠道吧。不过,这件事不能太冲动,我们得找一个合适的契机才能与他谈,免得为他惹上麻烦。”有人想到了苏联的一些情况,悄然提醒。
尼森道:“不错,我们应该这样做。”
几名瑞典人在讨论过程中,都不看其他人,也不会看向彼此,而是眼睛盯着讲台,嘴里说着话,像是自言自语,实际上却都参与了进来。
而他们的心情,更是远比表面上更激动,从研究员的角度来说,讲座的时候说些干货是再正常不过的。沃森做双螺旋之前,也是听了别人的讲座才起意的,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都是受到了同行启发而来的。
但是,从阿斯特拉人的角度来看,周薪只有几美元的杨锐,白白说出如此重要的干货,不免令人心有愧疚。
杨锐却是在台上越讲越兴奋。
就像他说的那样,动态质量重测法只是他在闲暇时间研究的小玩意,或者说,只是他闲暇时间,从脑海里翻出来的小东西。
这是个理论很有趣,实践很有用的课题,只是以杨锐和国内目前的条件,难以去研究。
首要问题在于,动态质量重测法是一个经费开支和时间消耗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