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受体对人类来说,同样是处于繁复的猜测之中。
人们提出了种种的猜想,且不知道自己是否漏掉了100万个可能正确的猜想。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就像是远古人类一样,我们观察。
更多的,更多的,更多的观察……
在牛视紫红质蛋白之前,人类其实连观察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G蛋白偶联受体很不稳定,难以提取,难以分离,难以纯化,更难以观察……
微观世界的事情就是这么麻烦,你不能用镊子将之夹出来,即使你有此类异能,你也不知道需要夹出来的哪个?因为你无法辨认它。
对于纳米级的蛋白质们来说,唯一的观察方式,就是将之做成溶液,不断的稀释,再抽取少量的溶液进行观察。
例如,将2克重的蛋白质粉末,溶于100毫升的液体……但是,蛋白质的团聚问题又需要解决,而对G蛋白偶联受体来说,更麻烦的地方还在后面。
这货不稳定,它在溶液中会崩溃。
想想看,一条单身的科研狗,放弃了中秋节,没有平安夜,忘记了圣诞节,过不了春节,终于在2月14那一天,以多年练就的手速,趁着一炉温热的G蛋白偶联受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