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与此同时,挎着锣鼓、大喇叭,身着简易白色短毛皮草的宣传队员们,已经开始了一天里的第一个表演了。
“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换新天,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激昂的歌声一旦开始了,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唱歌的都是各村的名人,年纪大的四五十岁,年纪小的十七八岁的,有的三五成群的组织起来,也有的两两配合,就在人群中穿梭起来。
唱的累了,就有到小溪旁换人的,找不到人换就用收音机做短暂的替代,总而言之,凡是山坳里有人的地方,全都响彻着激昂的音乐。
杨锐站在稍高一些的地方,看着如蚂蚁般的人群,将一颗颗的树伐倒,将灌木扫空,将草清走,硬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修出了简易的上山路径,不禁也是看痴了。
“怎么样,厉害吧。”杨锐的老爹杨峰,比杨锐不知兴奋多少倍,生怕杨锐听不到似的,高声道:“咱们乡的水坝,明渠,还有梯田,全都是这样一点一点的修起来的……”
“您主持的?”杨锐恰到好处的挠到了老爹的痒处。
杨峰恨不得将头点到地上,肯定的道:“当然都是我组织的,我们当年还没有现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