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事。
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前年刚组建的时候,还是一台仪器一台仪器的攒机模式,谁都没料到,他竟是攒的如此之快,一两个月就一台的速度,让他的实验室已然成为国内顶级的生物学实验室。
比他的实验室好的也有不少,但要说全面超越就不太可能了,再怎么说,杨锐的实验室里的仪器都是新采购的。
身为研究者来说,仪器的所有权固然是个好概念,但偶尔能够用用,也是很开心的事。这就像是小孩子去迪斯尼乐园玩,他当然想要迪斯尼乐园是自己家的,奈何投胎的时候不努力,后天再怎么督促老爹也没用了,但是,就算排队玩游乐设备,也还是很乐意的。
此外,谢教授还从杨锐这里,学到了PCR的基础使用——让PCR的发明人当面教导PCR的使用,这种机会自然是不常有的。
因此,到了“张飞蓝刺头”的新物种发现的论文出栏,负责执笔的谢教授,竟是干净利落的将第一作者让给了杨锐。
杨锐也没什么犹豫的就笑纳了。虽然民间对于新物种的发现很感兴趣,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一篇新物种的论文就很普通了,要是鉴定出来一个新类群倒是有点厉害,仅仅是蓝刺头属的新种,也就只能发表到中文期刊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