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资格直接获得863计划的项目,但就是那些边角料,也能把人吃的很舒服了。
杨锐不止一次的过各种版本的863或者其他科学技术发展纲要。
基本上,这也就是每个中国研究生的必修课了。做科研的,首先要有钱,钱从何来?从项目中来,项目从何来?从各种项目基金中来,项目基金如何获得?主动申请而已。如何申请项目基金?哎,那只狗,过来把这个申请写了……
做项目申请书是件很繁琐的事,不比公司里做投标的标书简单,其运行模式也很像。主办单位公布自己的要求,科研猿就根据要求来凑条件。
有的实验室凑到条件了,就赶紧写成申请书,投过去,然后,或者通过关系拿到经费,或者就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公正的小手抚摸到自己。
做导师的,通常就是负责凑条件,找关系的。有的项目基金对实验室面积有要求,有的对仪器设备有要求,有的对导师的资格有要求,这些都属于正常的,还有非正常的,对导师的户籍有要求的,对导师的学历有要求的,甚至对婚否有要求的,反正,萝卜坑的故事哪里都有。
杨锐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就有接触过项目申请书,那时候还是给师兄打下手,权当了解,等到研二研三,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