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另一方面,学术会议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枯燥,像是杨锐的书,你不给大家半天时间,都不能浏览一遍,你不给大家两三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让人仔细看。
当然,大多数人是不会仔细看的,但你得预留出时间,让有兴趣的人,有时间看。
不过,与普通的学术会议不同的是,这次的学术报告会,是独属于杨锐的。
换言之,北大花了过十万元的经费,邀请百多名全国各地的学者来北京,就是为了听杨锐一个人叨叨三四天时间。
什么是逼格?这就是逼格了。
杨锐语气舒缓而坚定的介绍自己的两本书。
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个,让大家对他的书有个概念,继而产生兴趣就更好了。
杨锐并不追求深入,而尽可能的说的有趣。
所谓的有趣,就是不停的提起国内学者名字,偶尔加上两三位认识的国外学者的名字,不时的串联几个小故事。
故事是最容易吸引人的地方,也最容易给人以深刻印象。
这也是杨锐擅长的部分。
他从做补习老师的那一天开始,就在学习如何讲故事。
因为补习老师不是学校的正职老师,你的目标也许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