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了。
然而,当两个步骤变成一个步骤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否定的流程没有了,梁策也就不能以五人的小代价,解决杨锐。投票赞同,也从是否赞同梁策或者杨锐加入,变成了投票选择,即是赞同梁策,还是赞同杨锐。
同样是在实名投票的背景下,这样的选择题却不好做了。
因为原本只需要考虑“还是不要得罪梁家”的学者,现在要在考虑得罪梁家还是得罪杨锐之间做选择。
梁策虽然自信,可杨锐的潜能也是他不得不多加注意的。
要求学者们得罪杨锐,自然比单纯的支持自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甚至于,梁策午夜梦回,让自己在这两难决定中做选择,都不止一次的考虑到了杨锐。
杨锐已经拿到了诺贝尔奖提名,尽管不确定他是否能拿到诺贝尔奖,又或者什么时候能拿到,但就他目前的成就来说,杨锐不仅有资格进入GMP委员会,而且会在未来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而这种话语权,不是梁策或者梁家所能侵蚀的,更不是阻止他进入一个委员会所能终结的。
既如此,得罪杨锐,又是何等的不智?
梁策终于有一些后悔加入了这场对决,但更多的,是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