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标志性的二代PCR,也就是荧光定量PCR,反向PCR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但是,这是马后炮的看法。
以30年后的观点来看,反向PCR的确是一项简单的小进步。可在85年的生物界,这就是最先进的技术。
二代三代的分法,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分法,如果愿意,杨锐可以自己把PCR分成9级,说反向PCR是第二级,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说不定还会就此流行开来。
当然,仅仅是反向PCR,大约是不会让达尔贝科或者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者们满意,可作为一种阶段性的胜利,其价值还是很不小的。
杨锐估摸着,就此套来一两百万美元的无限制经费,应当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而且,反向PCR的专利还得是自己的。
为了将这个计划施行下去,杨锐一路努力奋斗到了大年三十,才决定休息一日。
同时休息的,还有累的半死的托拜尔斯。
作为一名联络员,多肉型美国人托拜尔斯先生还是非常称职的。
这些天,杨锐做实验,他是随行伺候,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华锐实验室用到他的时候,他也是有求必应。
为此,到了大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