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算是科研汪辛勤劳作以后的最大收获了,想要获得的更多,请升级。
杨锐算是第二种实验室老板,但也不会给科研汪太多的指导,但汪们已然非常满足了,科研可以说是需要最多积累的工作,有的积累就算不错了。
如杨锐一般的一步登天,大部分科研汪想都不敢想。
他们能享受的,也就是一立方米的作业。
类似的题目,五条科研汪看的是********。
要想批阅这样的作业,或者说,看这样的论文,首先要做的是将相关论文一遍,如此方能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是否会有明显的错漏。
如果有,当值的科研汪就会将之标记出来,交给杨锐,如果没有,也会标记出来,交给杨锐。
所以,杨锐本人其实也不轻松,但比自己读要轻松太多。
然而,大部分的作业只能说是普通,装在文件袋里的教师论文明显技高一筹。
可在杨锐眼里,技高一筹也并不令人惊讶,事实上,能达到SCI级论文的文章是有几篇,但要想发表到影响因子2.0或者3.0以上的期刊,却是有些力有未逮。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想写出影响因子2.0或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