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的副主任更是倍感不爽,低声向旁边的老师吩咐两句。
眼睁睁的看着一门学说的诞生,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学者来说,是极具冲击力的事。
因此,杨锐在讲课途中被王东明以教材的理由打断,甚至表露出任何不乖巧的状态,在副主任阁下看来,都是非常冒犯的事。
这不是对杨锐的照顾,而是一种学者与学术之间的关系被打断而产生的不爽。
虽然杨锐在讲课的中途,毫不犹豫的鄙视了许多人,但就是被鄙视的人,现在听着杨锐的课程,也只能深感佩服。
这就是学术的层级感。
你的学术水平差,你被鄙视了,活该!
学术本身是没有反歧视法的。智商低被歧视,活该;不勤奋被歧视,活该;运气不好被歧视,活该!
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尖子生是怎么歧视差生的,这些尖子生进入学术界以后,就是怎么继续人生的,只是有些尖子生依旧是尖子生,有些尖子生变成了差生罢了。
象牙塔里的不像是社会里的歧视那般严重,但却更加顽固,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歧视,而且也在向下实施这种歧视,是学术歧视滋生的土壤。
尽管现在被杨锐歧视很不爽,然而,这就是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