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弗兰奇下了楼,开始监督流水线的生产。
以前的香港经理管慎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到西捷厂来了,捷利康方面只好重新调派了人手。
互相之间的不熟悉,还有重新改回的工艺流程,都让生产线的混乱加剧。
一天结束,弗兰奇和韦尔斯盘点成果,只见到了6公斤不到的辅酶Q10,而且质量达到一等品的不足一公斤。
两人只能互相安慰:“大概是第一天的缘故。”
“明天会更好。”
“不用太担心。”
第二天,产量果然有所上升,达到了6公斤,但是,这个数字,别说与前阵子的10公斤相比了,就是与捷利康控制时期相比,也下降了1公斤有余。
弗兰奇等人不得不敦促新任经理努力提升产量。
但这明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缓缓上升的产量,说明制药厂的生产正在步入正轨,而越来越缓慢的增长曲线,则说明制药厂的潜力渐尽。
一周后,西捷工厂的产量勉强达到了7公斤,但再要提升,已是极难做到。
周末,几个英国人趁着下午茶的时间聚到了一起。
弗兰奇率先发表意见,道:“看起来,这就能够证明杨锐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