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着记录,一直记录二三十年,三四十年,终于得出了结论,写出了论文,这种时候,不管S的期刊提出什么奇葩的要求,研究员都会尽力满足的,因为顶级期刊就这么几家,改投他家,说不定是直接拒绝,连修改的机会都没有。
也是因为这样,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在提出要求的时候,也会审慎一些。在双向匿名的同行评议的制度下,审稿审出三五只科学院院士,乃至诺贝尔奖前得主,都是很正常的事。
这些人,可都不是忍气吞声的主儿。你拒绝了也就拒绝了,只要理由充分即可,但要是几次三番的搞修改,很容易被浪费了时间的某人给曝光出来。
“多谢刘院长。”杨锐腼腆的笑了笑,将信拿了过来,在手上颠了颠,也是心情激动。
他以前虽然发表过论文,却从来没有收过顶级期刊的信件,事实上,他的导师也没有收过,整个学校是否有人收过,他都说不上来。
哪怕30年以后,S在中国科学界仿佛烂大街了似的,那也是烂在顶级名校,没有地方学校多少事。
一名在S上发表过论文的作者,在30年后的地方院校,依旧是价值千万的香饽饽。
而在刘院长眼里,杨锐也肥美的如同红烧肉一般。
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