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怀疑的道:“是说人家美国人的英语也不地道?”
“老英国人眼里,不是伦敦腔的英语都不地道。”
“这是伦敦人不地道,唉?你说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是盟友了,还这么说,人家不生气?”
杨锐一笑:“盟友就和远房亲戚一样,能谈得来的时候亲热的很,谈不来的地方,比陌生人的关系还糟糕,咱们不是也和苏联谈崩了?”
“这么说,你是不会去剑桥和牛津了。”毛启明缓缓的下了结论。
杨锐哑然失笑:“我去剑桥牛津做什么。”
“你想去也去不了呢。”前面坐着的耿健终于听不下去了。
在中国,外国的学校好不好,往往是两个极端,有的说好,就将外国的学校水平无限拔高,有的说不好,就将外国的学生和环境无限贬低。
而在北大这样的学校里,大家得到的讯息较多,争取出国留学的学生其实是很不少的,即使是哈佛剑桥这样的学校,每年也都有人考上。
当然,考上的人也多不到哪里去,哈佛是常年排第一的世界名校,要说起来,外国学生考起来还有优势,但总人数也多不到哪里去。
就84年的北大,哈佛剑桥这样的学校,能去个位数正常,能去两位数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