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米粒大小,光泽度偏下的结果,但数量少了四分之一。
这是参数严重偏离设计指标的前兆。
杨锐叹口气,道:“结束测试,你们按照规程调整设备吧。”
他脑海中虽然有的是信息,毕竟不是什么都知道,主流的一些技术,杨锐在读书的时候即使没接触过,也是要了解的,但稍微偏门一些的,就不一定懂了。
辅酶Q10的特殊之处在于始终没有研究出化学合成法,这就使得辅酶Q10的研究者不停的在植物提取法和微生物法中间打转,期间,注册和使用的专利技术不知道多少。
连续数次,杨锐边研究边找资料,总算搜到几篇有点相像的论文都是90年代写的论文,讨论的是物料的温度和浓度的关系,但也是纯粹的经验式总结了,知道结果逆推原理,多少能编造些东西出来,但要说有什么高深的科学道理,却不尽然。
不过,科学性弱一些,却让它的经济性凸显了出来。
物料的温度、浓度压力等关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整体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用古典一点的话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度变化了,浓度和压力也要设定一个较为特殊的数值……而具体如何设置,又有一串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