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知识水平,也不能做出合理推断。
想要进入车间观察情况,更多的是这些技术员自发的行为。
他们也在辅酶Q10的行当里厮混了几年,在得到了西捷工厂的消息的第一时间,意识到情况特殊的几名研究员就迅速赶来了。
可惜,他们再快都没有现场的杨锐快。
杨锐也比他们更清楚、辅酶Q10的发展情况。
什么样的技术,最好能生产出什么样的辅酶Q10,最差能得到什么东西,在后世都有相当详细的总结。
这就好像是青霉素,50年代的时候,能生产出青霉素的公司寥寥无几,也谈不上控制产量和质量,只能摸索着尽量给予更好的生产环境,但到了80年代,青霉素的生产就很透明了,是要想花多一点的钱得到高质量的青霉素,或者采取经济性方法得到普通的青霉素,又或者用少一年的钱生产治疗不那么稳定的青霉素,由着生产商选择。
杨锐采用的技术,本应该对厂房提出更高的要求的。
低洁净度的厂房,生产出了质量不错的辅酶Q10,这样的变异性,具有相当的价值。
或者说,西捷工厂里目前发生的情况,几乎是第二代植物提取法所能达到的最经济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