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者,如果只是和同龄人相比,他也应当是顶尖的一批人。这样的家伙,有了积累,愿意付出汗水,一旦灵感突现,做出重要突破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尽管杨锐挖了一个不小的陷阱给理查德,使得理查德即使做出了突破,可能也免不了要引用杨锐的论文,但引用终究是引用,没有人会因为参考资料的使用而贬低学者的实际工作。
用正常的思维来考虑,哪怕是不做学术的弗兰奇,也觉得自己会优先选择做钾离子通道的研究。
纯学术的研究是不能赚钱,但纯学术的研究水平高了以后,想赚钱就太容易了,无非是愿不愿意浪费精力罢了。
换言之,捷利康目前要求的合作,就等于是要杨锐重新分配时间和精力。
而且,新生产工艺的研发是越早越好的。
外宾身份,加送美味大餐,只是弗兰奇示好的小点心而已。
杨锐也因为如此,安心的享受着。
他的脑海中有的是成品资料,而且,不像是以前那样,杨锐必须如同技术工人一样,做出辅酶Q10的成品,才算是结束了工作。到了现在,杨锐只要把构想完善,保证理论和逻辑的连续性,并且在实验室将之完成,就可以说是工作完成了。
至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