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羊多利这样的技术,对于1984年来说还是有相当的技术门槛的,但是,只克隆一些基因片段,克隆一个突变基因,门槛并不是特别的高。
尽管杨锐目前的条件也不足以涉足期间,但用以撰写一篇论文还是不错的。
如果这种方向,已经被人指出,现在撰写一篇类似的前沿性文章,没有太多的意义。最初,杨锐以为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
但是,既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教授都未窥探到此点,杨锐就有敝帚自珍的想法了。
这种变革中的技术,是最容易赚取影响因子的论文,一般来说,只有业界大牛才能轻易写出此等论文,年轻人若是写出来,并且被业内大牛认可的话,往往意味着预备大牛的地位。
别的不说,呼啦呼啦的影响因子,就能把人给捧飞了。
而杨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影响因子和影响力了。
所以,他虽然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可还是先说自己有了论文,以断了理查德的念想。
理查德亦是聪明透顶的人,属于别人翘翘屁股,就知道你想放屁还是拉屎的角色,一听杨锐的话,脸色就变了,说道:“你如果担心我剽窃你的创意,完全不需要担心,我有自己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