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最好是那种有三五个分支小组,每个小组又有独立项目的大型科研组。
只有这样,杨锐才有可能从一个分支小组起步,自己独立获得项目。
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杨锐是一名学生,而一名学生是很难独立领导项目的,不能领导项目就不能在通讯作者的位置上署名,换言之,就不能做大老板,这就让他很难获取相应的名声。
毕竟,国外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可不管你国内的科研结构是怎么样的,他们就看谁是第一作者,谁是通讯作者。
如果是只有几个人做的研究工作,最受看重的位置就是第一作者,也只有第一作者。
但如果是多个人完成的项目,最受看重的位置则是通讯作者,因为它总览全责,是项目能够进行和完成下去的关键。第一作者则是主要执行人,是中青年研究员攀爬高峰的最好路径。
在国内,一名厉害的教授可以领导一个巨大的团队,其规模可以达到研究所的程度。
比如某某院士,他往往可以争取到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的经费,这比一个普通的研究院都要多了。而为了拿到这笔经费,此院士的下属研究团队的规模,也堪比研究院。
通常来说,一名高端院士最起码会掌管一个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