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其中的厚重壁垒。
当然,SCI本身是不创造论文的,它只是收录的论文和期刊。
绝大多数的研究员,也只是希望将自己的论文,放在一本有价值的期刊上。
比如《生物化学系统生态》,在涂宪看来,就是化学与生物届的高端刊物了,和它比起来,同时期的中国相关期刊,都软弱的像是蜗牛一样,毕竟,这些停刊数年,有的停刊十数年的期刊,还像是婴儿一样脆弱。
要到20年以后,才会有不错的期刊,登上世界舞台。
在1983年的中国,一名研究者想要登上世界舞台,唯一的做法就是撰写英文论文。
涂宪这样做了,而且希望成为本校第一个在国外的生物类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教师。
北京钢铁学院是个传统的冶金学院,50年代的时候合并了清华等六所大学的冶金专业而成立,属于强势学院,还有“北大,清华,钢老三”的口号。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钢铁学院也在积极的扩张,成立专门的生物系已是势在必行。
涂宪本身就喜欢生物,来到北京钢铁学院也是被动分配的结果。所以,听说将来会有生物专业,他也是异常高兴,整天埋头做实验。
在这方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