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头来说吧。”杨锐拿起了红笔,人也进入了状态。
王良才愣了下神,问:“现在开始说吗?”
如此细致的实验设计,无论如何也要思考几天吧。
杨锐没有回答,红笔在第一页划了两下,就道:“整体思路可用,我们也是讨论过的具体来做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修正空间的。”
说着,红笔又是两个圆圈落了上去。
疾风暴雨似的修改,接踵而来。
杨锐并没有任何要隐藏的意思。
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做出任何超过常人智力理解的事情,都属于正常。
因为诺奖获得者涉及的领域,原本就是超出常人智力理解范畴之外的。
王良才就更加的猝不及防了。
眼瞅着自己的实验设计被改的……七零八落,王良才先想到的是:他竟然真的敢这样修。
同为高端学者,王良才也是带过学生的。
学生的实验设计送过来的时候,王良才也经常用红笔来修改。
有时候修的多,有时候修的少。
什么时候修的多呢?
在他熟悉的领域熟悉的方向上,他确实涉足过相关项目的课题上,王良才的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