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吧,我没理由追进度的。”
“我就怕你关注媒体太多。”胡池的忧心不能说是空穴来风。媒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连篇的赞誉很容易让人飘飘然,小小的骂声也可以令人郁闷。
杨锐是在鲜花中成长起来的,掌声少了都有可能不开心,更不要说最近没有成果,容易遭骂呢。
大笔的资金和政策投入进来,结果三个月了,就只有一个新实验室落成的新闻,胡池已经可以想象到媒体的义正言辞的严肃脸了。
杨锐却是笑笑,道:“媒体关注不关注,如果不能影响经费的话,啥都算不得。”
他说着眨眨眼,令胡池错愕不已。
这与他熟悉的科学家完全不同。
只能说,这是两个时代的认识的偏差了。
21世纪的学者,最重视的永远是经费,其次就是实验条件,有了这两项,能做出成绩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做不出成绩的,也能蹭点实惠。
但在80年代,学者们的关注点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学者不能自由流动,除了讲科学还要讲政治,甚至连荣誉的评判都不一定以成果为主,这就让大家非常注重舆论,不仅注意领导的看法,还要注意群众的呼声。
21世纪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