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还有《医疗卫生报》和《化工报》的记者找上门来,并做了采访。
于是,董策总经理的话,就此流传了出去。
或许是有心人推波助澜,或许是自然生长,几天的酝酿之后,几家说了名字也许会被锁章节的杂志也放出了深度采访。
董策总经理的名气,竟然一下子就起来了。
《以研究为企业的方向》
《支持而不干涉技术开发是我们的信念》等文章,一下子在企业界给火了起来。
这一方面是有诺奖的因素加成,另一方面,就是完全出乎各方预料的社会需求了。
厂长的职权也应该有多大,这个话题,在80年代的企业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深入讨论的。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话题。
一家工厂,首先是有一名厂长,一名书记的。
听厂长的还是听书记的,对一间工厂来说,就意味着谁是领头人了。
换在军队里,党指挥枪的改革,可谓是意义深远。
苏联人很早就尝试过厂长制和书记制了,中国跟着搞了一厂制,也就是彻底的厂长负责制,但在87年的时候,谁来负责,依旧是件很不明了的事。
希望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