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锐恼羞成怒,不要这100吨货了,他可就要抓瞎了。
国企做事不比私企,私企只要不亏钱,把货拉回去就好了,国企这么做就麻烦了,最麻烦的还是车皮,老陈在省内还能拉下脸皮找到人,在大京城里再找关系,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时候,茶叶要是给弄坏了,那可就更糟糕了。
陈厂长脑海中回荡的都是各种最坏的可能,他没办法不这么想,现在的普洱茶在北方,实在是没什么市场。虽然有一些人是喝这个的,但是说起茶来,大家讲的依旧是龙井碧螺春,讲的是春茶和雨前,以至于原本没有类似概念的普洱,都要装模作样一番。
再者说,就算是杨锐愿意喝普洱,也没有喝100吨这么多的,除非是用来贩卖……
如果说,是其他人提出类似的要求,陈厂长还会有所考虑,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贩卖茶叶?就算贩卖,也没必要贩卖普洱啊,他拿龙井难一点,毛尖什么的还不是轻轻松松?
要是杨锐真的用来贩卖,陈厂长心里还更乐意,这么大的销售员,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吧。
然而,自家人知自家事,全国一年销售的普洱茶的产量才多少啊,100吨的普洱,赶得上港澳地区一年的用量了,人家可是多少家茶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