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西方的推理,很多都喜欢把各种线索都给读者,而且让读者站在上帝视角,这样一来,读者经常就能提前猜到凶手是谁。
《雪人》也一样,很多人在看这本的手,过了一半就知道凶手是谁了。
但是这书妙就妙在,即便你能猜到凶手是谁,却依旧愿意往下看,跟着主角一起解谜,期待着主角跟凶手正面对峙。
于东刚才其实一直在想,要不要将这部给汉化,将故事搬到中国来,但是后来发现,非常困难。
《雪人》除了是一部惊悚之外,也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国也没有。比如书里面提到一个社会调查结果:有部分北欧家庭的孩子的父亲其实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而且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无论是挪威、瑞典还是芬兰。
而且这个问题还不能去掉,因为它可以说是的核心。
凶手就是因为他自己是母亲跟情夫的孩子,所以才会心理扭曲,后来他杀的人也都是这种情况。
思来想去,于东决定不完全汉化,只做部分修改。
……
吃饭的时候,两家长辈在讨论今年该怎么走亲戚。
程家这边亲戚不多,还是比较好走的,于家这边需要他们回上沪待一段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