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你的看法,《1900:独白》本身就已经非常成熟,在加上你的理解,也就更加成熟了。关于剧本,有一点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也认为主角最好还是没有下船。原著里面对于这段的描写并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剧本,他可以用笔墨来带过,电影却不可以……”
之后就轮到朱塞佩说,于东听着了。
语言不通就是这样,讨论起来更像是回合制游戏。
就这样,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
谈话结束,于东又跟姜杰送他们回去金陵饭店然后就地吃了个饭。
吃过饭之后,两边约了明天上午再见。
等于东要告辞的时候,朱塞佩忽然问了一句,“YU,《树洞》罗西很快就要读完了,你能再推荐一部你的作品么?”
“我的作品……”
“当然,最好不要太长,不然罗西可能读不完。”
一旁的罗西舔了舔嘴唇,虽说他也想看于东的作品,但是看书跟给人翻译读书完全是两码事。
《树洞》的篇幅不长,估计只有两三万字,但是他已经读得非常吃力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罗西感觉,再给朱塞佩读上几天于东的,他的翻译水平都要上升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