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扶危济难
竖日凌晨,天才蒙蒙亮,曾慈就上路了。曾慈以为走到石板官道天就大亮了,只是奇怪的很,上了石板道又走了3里路的样子,天还是黑沉沉的,曾慈才发觉只所以还没大亮,原来是黑云太厚,马上要下大雨了。
昨天傍晚还有送山日头,要是在秋天,那是火烧天的兆象。今天是怎么了,倒象是“春天春天,时时发癫”的气象了,曾慈苦笑着摇了摇头,加快了脚步,眼睛不停地往路两边瞧,思忖着下暴雨时找个地方躲一下。虽然做好了走远路的准备,带了一把油布雨伞,但真是要下暴雨,也是遮不了的。
天逐渐亮了,曾慈知道暴雨马上就到了,忽然看到前面有座凉亭,曾慈明白走出小镇有5里路了。这是江南的特色建筑,每个小镇出镇5里路的地方有个小凉亭,通称5里亭,给赶路的人休息时遮阳避雨。
多数凉亭还有供过路人喝的开水或清泉水,凉亭是行善人修的,或独资、或集资,给凉亭送开水的人也是自愿的义务工。
曾慈跑步如飞,不过2分钟就冲进凉亭,把伞收起,进得亭来,坐在木长条凳休息,放眼一环顾,便看到了一只正蹲在亭角里瑟瑟发抖的金黄色狐狸。
狐狸看到曾慈进了亭,就颤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