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只要她不死,便不会让南怀瑾有危险。
以命相护的情义,也许早已超越了一开始的同窗之情。
鲁国抗战第三年,郑老将军因为奸细陷害,在战场上陷入包围,最终殒命;温行兴在战场上越打越勇,被誉为“鲁国战神”;沈恩来和南怀瑾刚刚成功守卫临城,他们再次迎来几日的喘息机会。
然而,命运的可怖往往在于猝不及防。
赵国退兵了。
难得躺在躺椅上小憩的沈恩来,在听到南怀瑾传来的军情急报时,一时以为自己睡恍惚了,直到南怀瑾重复了三遍后才敢相信。
“赵国怎么会突然退兵?”有时候太过巨大的惊喜,往往会砸的人不敢相信。
“不知道,但是急报上写得很清楚,赵国真的退兵了。下一份急报估计晚间就能到,那时就知道原因了。”
南怀瑾和沈恩来设想了无数个赵国退兵的原因,这场仗已经打了三年,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耗损,赵国内部早已哀声连连。而且,完努赫齐在赵国拥有根基,他和温行淼之间一定达成某种协议,虽然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退兵终究是好事,少了赵国,韩国单一的兵力在一定程度上极大降低了鲁国的压力。
当晚,赵国退兵原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