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协会。
某个房间。
“淮剧溯源,可以追溯到明清,共分为七个时期——歌舞图腾、香火戏、田歌、盐淮小戏、徽夹可、江北戏以及淮剧!”
“淮剧语言,主要是以江淮官话的方言做基调,并兼顾淮安、盐阜等地方言而戏曲化的一种舞台语言。”
“经过长期发展,淮剧语言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其中四声韵14个:爬沙、婆娑、图书、愁收、开怀、齐西、谈山等等……”
“淮剧唱腔,除了新准调以外,还有南昌调、淮悲调、春调、十字调、下河调、叶子调等。”
“而行当则是有生旦净丑,各行之间,又有分支,比如生行分为:老生、小生、红生、武生。旦行分为青衣、花衫、老旦、彩闺门旦等。”
“随后便是那出名的三二三花脸。”
“大花脸一般都扮演比较有身份的帝王将相角色。二花脸一般是扮演比较有武功的人物,至于三花脸,也被称之为是小花脸,即是小丑。”
章震坐在椅子上,细数着淮剧的由来以及流派。
严谨听得如痴如醉。
“以上,只是淮剧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复杂的,我就不细说了。”
章震喝了一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