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存在差距为借口并没有和施蒂尔结婚罢了。还有,纳什和艾丽西亚的爱情也没有电影里描述的那么美好,他们在1962年就离婚了,1965年时,艾丽西亚还差点嫁给另一名数学家约翰·科尔曼·穆尔。”
“《美丽心灵》其实并未展现一个真实的约翰·纳什,电影不仅回避了原著传记里大量的剧情,还虚构了很多情节,影片从头到尾都在撒谎!为一个有私生子、离过婚的同性恋大唱赞歌,这才是《美丽心灵》的真实面目!”
换做其他温和派的媒体来讲,他们可能会说“电影本来就是一种艺术,艺术是存在虚构成分的,百分之百忠于现实的那是纪录片”。但德鲁奇报道的抨击非常毒辣,只抓住原著中存在、影片里删去的约翰·纳什年轻时和一些同性的暧昧关系不放,并对这点大加批判,转移视线和抓重点的手法非常巧妙。
而且,这些批评在这个时间段被炮制出来,明显是有另有目的。
这个目的也非常明显:给《美丽心灵》扣上一顶同性恋的帽子。
更准确的说,是大打同性恋牌,意图挑起学院会员们对《美丽心灵》的反感,尽可能的减少《美丽心灵》的选票。
或许有人会问,这管用么?
事实上,的确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