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谁让那本书的目标人群普遍阴,普遍不愿意表达大数据、普遍明明上架之后50块钱都掏了订阅,但偏偏没上架之前,连打赏1块钱证明自己不是僵尸粉的概率,都比小白文低至少3倍呢?
然后,恰好没有迈过‘判断是否能三密西西比河之前,凑够两三百打赏人数’这道生死线,被公众的抨刷舆论挤兑住了,只能被杀鸡儆猴。
当然,在这个具体例子里,没有任何消费者个人有错,他们只是总体凑起来之后,在大数据下显得‘跟小白文的读者群相比,这些人僵尸粉的概率高了3倍’。真要说错,其实那本书的作者错得更大更离谱。
因为在美国的那个网文平台上,99%的写手,哪怕是大神,都会每天在章节末尾拜票,说‘还差机票就能爆前面菊花了,还差几票就被后面的人**花了、虽然暂时稳住了但优势还不明显’之类的话,或者是‘冰天雪地720度果体露欧金金空翻求打赏’。甚至并不是越穷逼越求,而是越大神越求。
但是,那个该死的作者,却一直一点都没求,所以才80个粉的公众打赏——而他上一本书还因为红包功能刚推出、心虚发红包导致的僵尸粉问题,求了一下看看有多少活人,所以提前凑够了300粉,避免了被误认,虽然那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