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的。所以,这次我赶趟,只让你盯着社科院这边办的刊多发,没让你去司法部办的刊碰壁——司法部的不是不能发,是不好托人情。
人家本来就是实权部门办的,在乎的相对少一些。而社科院说起来光鲜,说到底还是卖嘴皮子的。智库的人,看起来清贵,其实就是古代的清客,最怕给人当幕僚时、老板却不听他的计策,时间久了名声就臭了。所以,社科院下面的期刊,对于这种‘文章发出来、上面就修法’的文章比较重视。多弄几篇,存在感就高了。”
被刘渊明这么一分析,冯见雄的心态也就更加不拘谨了
住了大概一周,又有两篇论文发表了出来,他和刘渊明揭盖子的计划,也到了最后临门一脚了。这天,是4月初的一个周末,《XXXX》的那个联系人,给刘渊明留了个准信:下一期为止,所有必须的文章都能发完,也就是4月底。
(PS:那个,大家别乱代入,毕竟这是虚构的事情。说人好话、荣誉的时候,咱用真实的学术期刊名没问题。这些有点灰的,就别纠结名字了。)
冯见雄算了算日子,决定一个人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
他还想就近亲眼目睹一下揭盖子之后,究竟会波及到哪些同行、干掉哪个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