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凿凿只举大数据,说些“信用卡失信和诈骗导致的银行坏账率只有4%以下,个人失信堕入窘境的也只占2%”;而反方驳不倒这些大数据,就专挑个例惨案,描绘惨状。
正方不肯到反方的主场去驳倒个案,反方也不肯和正方就数据的构成、剖析做精微奥义的硬抗。
之所以容易这样,说到底还是辩手的阅历积淀有限。因为大家对于现代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运营了解不深刻,很多人都是拿到辩题之后才临时恶补准备的。
所以反方没法做到“对方举出一个数据后,立刻正面反驳这个数据的构成有什么问题、被偷换了哪些细节”。
正方也没法做到“无论反方举出哪一类弊端后,都直接指出这类弊端实际上是哪些制度共有、有了信用卡消费后反而让情况得到了好转”。
谁知道对方会从什么角度来剖析这种恶?
但是,冯见雄知道。
他的阅历和积淀,对经济法则本源的认识,不是靠比赛前几天的临阵磨枪得来的。
他上辈子亲身经历过“信用卡之恶”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也见过信用卡发卡狂潮从兴起到被严格监管、最终消退、被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替代。
在后世冯见雄重生之前,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