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冯见雄这种用实际行动钻法律空子、用逼迫有关部门修法修条例的文章,才能越过资历辈分,上到《法学研究》,影响国家决策。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学院的龚院长默许通报了此事儿之后,陈处长会觉得自己捡到了宝,并且愿意加注豪赌——
如果冯见雄后面几年再给力一点,多弄一些这样的成果。他陈良举可就要在“在校生创造国家级学术成果”这个政绩领域,远超当年其他做过这个岗位的前辈们,实现“零的突破”了。
当下,双方客套过后,陈处长也没把冯见雄的谦虚话往心里去。他直白地说:“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客气话咱就别说了。冯同学,你在校辩论队的成绩我也看了,确实远超其他所有人,这一届的校辩论队的编制,要我说就该多听听你的意见嘛。
所以黄劲松报上来的名单我直接就打回去了,你觉得哪些人合适,可以尽管提——信我一句,不要光看技术,也要看配合。辩论毕竟是一种团队竞技,就算个人技术好,但是不听你指挥的,用起来肯定不顺手。”
一边说,陈处长就把备选人员名单和黄劲松原本拟定的名单,都推到了冯见雄面前。
冯见雄瞅了一眼,见陈处长竟然在上面用红笔做了标注,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