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不过伯仲之间。
而且凭借着他和陈建的完美交接棒,几乎瞬间就获得了一点微弱的优势,在第二棒的直道上渐渐赶上了第五道的德国队。
直道进弯道,二三棒开始交接。
沈运保在比赛枪声响起的时候,他的心就怦怦直跳,他在一百二百都没能跑进A标的成绩,这是他在奥运会赛场第一次露脸,他当然不希望只有这一次。
“一定要进决赛!”这是沈运保给自己设定下的目标,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训练,他对其他的队友实力也有清晰的认识,只要他不出错,一定可以的。
这些脑海之中翻滚的念头,随着杨光宗骤然逼近的步伐,他也几乎没有空去多做思考。当杨光宗进入步点位置的时候,他转头猛然就开始加速。
他的加速距离比起杨光宗要短,他对杨光宗的步频和步幅已经是经过了严格的计算,杨光宗身高达到一米八七,最后高速阶段步幅极大,而他在前半程的加速能力则非常强。
当沈运保感觉到自己速度提升到最快阶段时,身后一声不太清楚的“接”的喊声响起,他想也不想手往后面一伸,接力棒就已经牢牢地到了他手里。
加速,加速,在加速!
八十几米的弯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