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写写家乡的事情。
她还为此查过一阵子的资料,什么扶贫政策,什么长江经济带,认认真真地了解过好多。
可真等到自己当了作家,她又一时没顾上。
一是因为脑洞太多,《青珠录》那样的故事背景宏大又刺激,她作为作者也觉得更痛快;
二是,这种发生在小城的现实向故事,真的冷,比星际都冷。
要写这种冷题材,就要做好很长时间都没收入的心理准备,要为下一顿饭发愁的时候真没底气写。
可是现在,她不是不缺钱了么?
要不是看房看到一半才意识到自己还没达到限购政策下的买房标准,她连北京的房都全款买了。
谢青便想,该好好把这篇文写掉了。
大纲jiāo给陆诚,她坐到一边,等他提建议。
办公桌前,陆诚看大纲看得心情很复杂。
即便有《那年春光下》做铺垫,他也没想到谢青还有写这种文的打算。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说“网络只是一个载体,不该刻意区分网文和传统文学”,但这篇文,也还是太不网文了。
所以站在客观角度,这篇文真的不写最好。
《那年春光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