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必是一生书的,其次是她,但是买三本价格减五还包邮,比买两本加运费的价格也多不了几块钱,可想而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多捎一本回家。
多捎的这一本,如果买回家就放着还算了。假如书荒时拿来一读——这才第一册,后面还有至少一两本,相当于又挖掘了一下潜在购买力。
5月24日,离预售还有不足一天,整个诚书文化里都弥漫着一种激动和紧张。
谢青反倒不太紧张,在《青珠录》开售的时候,她也从未紧张过。
——身为作者,她能做的只有对作品负责。至于图书的销量如何,不是她这个作者可以控制的,她也负不了任何责任。
所以她连熬夜等零点开售都懒得等,十一点多躺上床,和瞎激动的邹小盈还有流锦分别聊了会儿天,就安心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她也没早起,慢悠悠地收拾,十点钟才准备出门。
临出门前,她收到一条转账消息,五千九百多块钱,有整有零的,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转账人显示是诚书文化的公司账户。
这什么钱?
谢青皱着眉思考了五分钟,还是没想出来。
诚书文化和她签的五十万保底稿费是分阶段打的,前阵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