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火炉山。”
杨顶挑选了一个方向大步走去,前面正好有一座名气很大的城市,然后继续走下去就是火炉山。
相信一时半会儿他的目的不会暴露。
一个星期后,杨顶站在一座通体黑红的山脚下。
“怪不得叫火炉山,真形象!”
在比较久远的年代,矮人的憨厚是举世皆知的。
现在吗,呵呵……
你猜?
那时候矮人给山川河流还有城市命名的时候大多也会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
例如以位置,眼色,外形以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等。
火炉山,就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外形而得名。
外黑内红,外形似炉,从高出看就像一座烧红的铁炉。
杨顶从火炉山北麓登顶,前面就是一张张开的血盆巨口,越靠近底部眼色越红,到了最底部眼色已经靠近岩浆。
但杨顶知道,下面不是岩浆,曾经冲天的地火已经熄灭。
只剩下眼色还能看出当年的景象。
杨顶从山顶走下来,千年之前的余烬还在产生热量,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热浪。
“如果当初的地火还在燃烧,不知道会是多么壮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