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便任命提拔贬斥了百余名京中官员。提拔的官员毫无例外非都是杨国忠的亲信党羽或者是下了重礼的官员,而贬斥的都是那些不愿意低头,或者是没有能力送礼保官的官员们。一时间京中流传民谚云:要升官,找杨三,大官十万贯,小官十万钱。
杨国忠大权独揽,他想谁升官或者贬官完全凭着自己的心意而决,政事堂在他的眼中形同虚设。他提拔人的办法很简单,拟定名单之后叫来左相陈.希烈以及政事堂的五房主事来,拿着名单读一遍,然后陈.希烈等人便只需完成这些人升贬之后的事宜便可,丝毫没有半点同他们商量的意思。李林甫为相时都不敢做的事情,杨国忠倒是做的风风火火,一副老子天下第二的嘴脸。
这样的事情也传到了宫中,但杨国忠总有巧言应付玄宗。玄宗碍于贵妃和杨家的面子也并不想深究,或者说玄宗已经没什么精力去管这些事情,所以放纵娇宠之下,杨国忠越发的不可收拾。
杨贵妃自然是不问政务不管这些事情,杨家最清醒的秦国夫人倒是对杨国忠的行为规劝了几次,但杨国忠振振有词的对秦国夫人道:“我杨家以前受人欺压,便是因为太好说话考虑过多,现如今我杨家扬眉吐气,,如何还能仰人鼻息?李林甫之所以能把持朝政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