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思索这个问题。
“你们刚才讨论的攻城不攻城的问题,其实不是攻下和不攻下的问题,而应该考虑,是攻下此城为好,还是不攻下为好。若要攻下此城其实也很容易,大军在此休整等待下一批补给的到来,下一批补给中有一千枚新造的霹雳弹。这样咱们便有两千多枚霹雳弹。我相信只需朝着匹播城头将这两千多枚霹雳弹都丢上去,此城必破。但这样到底好还是不好?破了此城后,此城中的兵马必会西撤至逻些城。逻些城的格局你们都清楚,背靠高山坐落高原之上,大河环绕,地势险要。城中再有个二十万兵马守着,不付出个十几二十万兵马的性命,想拿下此城怕是痴人做梦。那么我们付出伤亡攻下匹播城又有何用?反倒坚定他们固守逻些城的信心。人什么时候最容易屈服,?那便是明知将死,却有着一丝活命的机会。一旦没了退路,反倒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既给他们压力又给他们活路,便会让他们屈服。当然,朝廷若是能调集二三十万大军来,那便另当别论了。但我想,朝廷恐怕派不来这么多兵马,突厥契丹虎视眈眈,朝廷怕是不敢冒这个险。所以和议是最完美的结局。”
王源侃侃而谈,将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朝廷侥幸的心理和玄宗好大喜功却不看实际情形的作法让王源很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