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多大的营业面积。(. )
作为老牌的国有企业,邮电局自然是冗员众多、人浮于事,效益也相当的差,所以汶河路和城东的这两个有着面积颇大营业厅的邮电局,虽说大厅一楼也租了些柜台出去,但能够为其本系统盈利的可就只有传呼机和模拟手机的销售柜台了。
94年的传呼市场,那叫一个繁荣。
如果说这时候的模拟网手机还属于高档奢侈品,那传呼机就算是通讯方面的主打产品了,二三千块的各种寻呼机,是能够彰显一个人身份和身价所必备的小东西,因此一些精明的寻呼机经销商就在邮电局的大厅里租了柜台,可以现场办理入网和销售。
这样一来,邮电局本身的寻呼机柜面的生意就有些差,既不灵活、态度也不会有多么的好,在邮电系统内部改革整体呼声渐高的这时候,大厅里的每一个柜台都是可以对外出租的,要是谁愿意将邮电局内部柜台也租走,对于邮电局的领导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就只需要收取租金,省却许多的麻烦。
心里有了底的付正义,让张文武找了些比较精明的弟兄,派他们拿着雨瑶公司的全套文件去了江北的各县市,一方面收集当地寻呼机销售商的资料,了解这些县市邮电局大厅里柜台的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