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就编号第几场,整部电影在这里拍的都属于这一场,然后不同时间的第几条,就挨着排下去,这样利于寻找管理。
万长生不这样,他是三百多张脚本场景图,直接就是第三张。
听到对讲机里面的声音,几乎所有能接触到脚本图的演员、工作人员全都在狂翻!
其实大家都没发现,无意中,包括灯光、道具、化妆、同期音等等环节,全都下意识的在了解下一场拍的什么样。
这跟普通剧组里面,很多后勤部门根本不关心拍什么就不一样了。
因为大家只要按照导演发号施令,各部门头头再说去哪里摆什么,最后导演说戏的时候,大家调整下就拍。
现在则全都先知道要拍出什么,难免就会先构想下,我怎么在我这块儿做好点。
万长生肯定没想到这个。
换一拨剧组人员来,肯定也没这种戏剧学院专业人手的主动性。
可以说最终的局面,有太多的偶然性了。
但艺术,本来就是妙手偶得的才最珍贵啊。
然后所有人微调设备,把刚才拍这个旮旯角的场面摆好,忽然有些吃惊,这一幕可不是过场戏啊!
电影是动态的嘛,固然有冲突、高潮的重要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