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么侥幸吧?
这个社会的确有很多问题,有人喜欢撕扯血淋淋的阴暗,有人喜欢粉饰掩盖,这个既有巨大成就,也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面前,艺术家到底应该如何表达?
管理机制肯定有好大喜功的口味,更是动不动就一停二删三掩盖的懒政管理。
但一味的求稳避害,避实就虚,只有花好月圆,岁月静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管理部门上?
万长生这作品也算是四平八稳,可跟那种动不动就歌颂革命的题材,区别还是很大的。
起码这会儿好多人基本上已经给他打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
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从作品上已经超越了他的年龄,起码年龄也能庇护他,在这个年纪能看到这个社会民生的高度,已经难能可贵了。
看看别的二十二岁年轻人还在考虑什么?
所以《三春晖》能够得到金奖,还是有些实力水平的。
篆刻当然是跟国画放在同一个展厅,这就更需要万长生来解说了。
毕竟所有篆刻作品都是篆体,没人说的话,很容易闹出“妇女之宝”的笑话来。
当然重点评述的肯定还是万长生自己的“虚实相生”。
这种局面下当然没人贸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