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水一死,刘艳丽就彻底放开了手脚,不光是跟刘清明,就是跟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也有勾连,因为跟刘艳丽不错的几个都是刘艳丽的晚辈,被村里的人调侃为“日娘孩子”,隐约之间说的那些年轻人有些不地道。
但刘清明跟刘艳丽非亲非故,却是不怕非议,跟刘艳丽打的火热。现在的刘清明,每月有近万元的收入,在村里又很大方,出手阔绰,很是得到一些好占便宜女人的喜欢,刘清明也就如鱼得水了。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刘清明经常夜里去刘艳丽的家里,自然就会有人注意。有两个人对刘清明的一举一动非常感兴趣。一个是刘艳丽的前邻居,赵德松,在村里一直是出豆腐为生,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逢年过节,赵德松的豆腐是雷打不动,每天最少一包。
而且,赵德松每天很准时,都是早上准时7点开始在村里吆喝卖豆腐,有时也敲梆子,原来的时候,村里人都习惯了,只要赵德松开始卖豆腐就起床,喜欢吃豆腐的人就赶紧买一块豆腐,赵德松的豆腐很快就卖光。
赵德松在村里的经济条件不错,就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都没有耽误卖豆腐,因此家里的小日子过的比较殷实。虽然现在比不上绣花做鞋垫赚钱,但赵德松一如既往的卖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