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啊。
三年的时间,桃源镇从原来需要大笔财政补贴的特困乡一跃成为全东阿省人均收入最高的乡镇,年缴税费高达数亿元。贫困落后的桃源镇富得流油,旧貌换新颜,原先破落不堪的泥瓦房不见了,一栋栋精巧别致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掩映在碧绿的光山水色中。
变化最大的是乡村公路,从原来狭窄的单车道三级公路扩展成现在的四车道特级公路。专门针对煤矿的煤检站、纪委办、矿区派出所、安监局工作组以及公路收费站、加油站等等纷纷进驻桃源镇。
桃源镇街道规模在短短数年内扩大了数倍。与此同时,相配套的周边行业也带动起来,建筑、餐饮、机械、医疗、家俱家电、卖场等等行业在桃源镇遍地开花,得到了飞速发展。发达的产煤大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林俊鸟凭借政府里过硬的人脉关系,他中标的两口煤矿是全镇最优质的煤矿,出产6500大卡的优质煤三八块,两口煤井年产总量超过80万吨。而且最为便利的是,煤运公司开设的轨道煤场就在巫家村口,距离林少的煤矿不过数百米。光是运输这一块,就为林少省下一大笔钱。拉到附近煤场,按每吨500元价转手,除去成本、工人工资再刨去孙美姬、蒙艳芳、西眉、白艳池、肖